古籍在線 > 《平山堂圖志 卷首第一至十卷》
凡十卷。清代趙之璧撰。收于中國佛寺史志匯刊第一輯。平山堂位于江蘇江都蜀岡,唐代鑒真和尚壯年游學回揚州,居住于此。寺創建于劉宋孝武帝時(457~464),其時孝武帝以大明為紀年,故將寺名稱為“大明寺”;隋文帝仁壽元年(601)立九層浮圖,稱為“棲靈寺塔”,從此大明寺與棲靈寺并稱于世,而實為一寺。唐會昌三年(843),塔為火焚,從此多稱大明寺。宋慶歷八年(1048),歐陽修治守揚州時,于大明寺西南角建堂宇,稱為“平山堂”,其后大明舊寺漸毀,至明天順、弘治、正德年間,歷經興建,規模始備。清初又廣建殿宇,乾隆三十年(1765)賜名“法凈寺”,然后人不以寺稱,而通稱為平山堂。乾隆年間趙之璧撰述圖志十卷,以山水為經,而以平山堂左右祠寺及園亭名勝為緯,分為五門:宸翰、圖、名勝、藝文、雜識。
朝代/國別:清
創建時間:光緒21年1895
版本:重訂
作品信息 :4冊,28cm卷首: 凡例,序,目録,辰翰,名勝全圖. 卷第1-2: 名勝. 卷第3-9: 藝文. 卷第10: 雜識
